《录井工程》

乡村建设小型工程 农民工匠大显身手
前些年,庄贵彬一直走南闯北干工程。起初父母帮着带孩子,3年前母亲患上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庄贵彬打算留在家中照顾父母,然而母亲治病的医药费、两个正在读初中孩子的花销等开支,仅靠务农收入难以支撑。村党支部书记谢财顺了解到庄贵彬的难处,动员他参加农民工匠项目。
“住建部门将持续以培训促提升,以管理促规范,又好又快地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实的农村小型工程。”陈锡群介绍,2020年揭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推广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匠”模式。
“建成有人护、维修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农民工匠就地转化为管护员。”庄龙城说,项目建设理事会按照就近原则,聘请农民工匠作为其参建的农村小型工程管护员,明确管护的范围、标准和责任。管护员虽是无薪志愿岗位,但项目建设理事会根据日常管护情况,优先推荐表现优异的农民工匠参与新开建的农村小型工程。
《惠来县简化农村项目建设流程指导意见》提出,各村成立项目建设理事会,由新农村建设咨询委员会、乡贤委员会以及村内老工匠等人员组成,作为项目建设主体,负责施工组织、材料采购、财务管理、质量监管等。
隆江镇竹老村龙江河堤广场建设工程现场,农民工匠在使用机械搅拌混凝土。 林洁松摄(人民视觉)
“村小学门前有条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影响孩子们上学。”邦庄村党支部书记谢财顺说,村里动议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这虽是个小型工程,但项目审批环节并不少,加上建设资金不充裕,未能按照预期进度落地。
左手执一柄铁铲勾勒纹路,右手握一支毛刷塑形修边,庄贵彬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围栏上轻描细刻,为单调的水泥围栏绘上了树木肌理,喷涂褐色油漆后更显惟妙惟肖。
“建成有人护、维修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农民工匠就地转化为管护员”
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指导意见》指出,对于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小型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报批内容,改进审批方式,有利于提高审批实效,节省报批成本,加快项目推进实施,有利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优化项目实施流程”。
项目加速落地,始自一项改革。2017年12月,《广东省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指导意见》出台,鼓励、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带头人依法承接小型工程项目。2019年9月,惠来县开始试行由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邦庄村被确定为试点村。简易项目“直包到匠”后,这条路从立项到竣工不到两个月。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朱秋程说,验收前一天,隆江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从纳入工程验收资质库的企业中抽签,确定由四川振鸿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揭阳分公司对邦庄村文化广场工程实施验收。次日,验收员胡株立携带便携式钻孔设备准时赶赴现场,首先随机打孔抽芯取样,测试混凝土厚度,随后通过回弹仪检测混凝土质量,最后借助定位系统测量工程长度是否与图纸吻合。其间,镇政府验收工作组成员与村项目建设理事会成员全程在场。
过去,工程项目主要面向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招标,像郑煜晖这样的个体工匠无法参与投标。然而,农村小型工程通常利润较低,一些施工企业竞标后往往转包给个体工匠施工,出现“有资格的不愿做,愿做的没资格”现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提出,培养一批熟知乡村、技术过硬、村民认可的乡村工匠,探索建立乡村工匠的培训、认定和管理机制。广东省人社厅、住建厅2019年3月印发的《关于乡村工匠培训和评价的试行办法》提出,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乡村工匠队伍提高素质,培养具备建筑工程要求、服务乡村的建筑管理和施工人员,切实保障乡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人才支撑。
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竣工落成了,郑煜晖要拿到尾款,还得通过严格的质量验收。
那阵子,庄龙城和林汉松揣着购置单,隔三差五就往建材市场跑,选购时精打细算,下单前货比三家,两人达成一致后才可签字订货。项目建设理事会还就地取材,利用旧村改造时拆下的废弃石料砌筑地基,节约了建设成本。据惠来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推广实施建设主体自行采购施工材料后,单项工程平均成本下降约30%。